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在信息大爆炸时代,我们迎来了真正的存储危机。每个人的手机、电脑需要保存的各类数据越来越多,机身自带的存储容量捉襟见肘。即使厂家已经努力把手机存储从过去的几十GB拉升到512G甚至1TB,但面对那汹涌而来的庞大数据流仍显乏力。

这份困扰在我身上更为突出。作为一名数码博主,在日常工作中就会产出大量的视频录制、数据测试文件,这些数据十分重要且不可遗失,还需要分享给工作室的其他小伙伴继续下一步的工作流。以往的做法是往PC里堆硬盘和使用移动硬盘进行数据中转传输,但这种做法非常麻烦且低效,关键是数据安全性成疑。

我将这个问题咨询了我玩NAS的好友,他给我的建议是搭建家庭NAS设备做数据中心。可是我对NAS设备并不精通,不想折腾,于是他推荐我购买绿联的家庭私有云成品NAS——DX4600+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,我深感后悔没有早点入手。这玩意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,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,完美契合我的所有刚需,甚至还能不断给我意外惊喜。今天就来分享下我对这台绿联DX4600+ NAS私有云存储的使用心得。

NAS是什么?

NAS是什么?可以干什么?会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?

NAS(Network Attached Storage:网络附属存储),是一种专门设计用来存储、管理和共享数据的设备。它连接到家庭或公司的网络中,使得该网络上的多个用户和设备都能够访问、存储和共享数据,就像一个私人的云存储服务。一句话概括“NAS就是一个数据存储在本地的网络云盘”

它支持多项功能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1.数据存储:NAS提供了一个集中存储大量数据的地方,如文档、照片、音乐和视频等。这对于需要扩容或添加额外存储空间的用户团体来说非常实用
  • 2.数据共享:NAS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存储在设备上的数据。这意味着家庭成员或团队成员可以轻松共享文件,而无需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物理媒介手动分享。
  • 3.数据备份:NAS设备常用于数据备份,确保重要信息不会丢失。因为NAS通常支持硬盘RAID配置,数据文件可以互相校验、备份,数据安全性大大增强。
  • 4.多媒体服务器:NAS可以作为家庭娱乐服务器使用,存储音乐、电影等多媒体内容,并通过家庭娱乐系统内的多种设备进行播放。
  • 5.远程访问:一些NAS设备支持远程访问,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访问家里的数据。

产品开箱与安装

我们先来简单看看绿联DX4600+私有云这台设备的外观设计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这是一台十分方正的存储设备,采用了一体化的铝合金机身,不仅坚固耐用,而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。其枪灰色的配色方案,将现代科技与简约美学相结合,非常适合现代家居或办公环境摆放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它的高度仅比一罐可乐略高,整体尺寸为257mm(长)x 178mm(宽)x 177mm(高),整体比较小巧,可以方便收纳进各类机柜、弱电箱或置物架等空间狭小的地方。我摆放的位置就是入户光猫、路由器所在的弱电箱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拿掉磁吸顶盖后,就能看到4盘位的内部硬盘仓结构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仓内硬盘架是免工具设计,卡扣式锁定,而且具备一定的缓震能力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把装好硬盘的硬盘架全部塞回设备内,听到“咔哒”声响,就说明已经锁定到位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绿联DX4600+提供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接口,包含2.5G双网口(支持链路聚合)、Type-C、USB 3.2接口等,其扩展性在市面上各类成品NAS中也是独一档的存在。尤其是HDMI接口的加入,让家中各类老旧的非智能电视机也有了用武之地,通过HDMI视频线直连即可变成视频播放终端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NAS设备的一个特点就是7X24小时运行,而且通常在密闭空间内,热量容易堆积,所以散热性能十分重要。绿联DX4600+给出的散热方案简单又直接,贯穿式机身配合尾部一枚14cm的大风扇(配防尘网)从头吹到尾,把每一个硬盘吹得透透的,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稳定运行。

NAS本身的硬件安装到这一步就算完成了,突出一个简单易上手,几乎没有任何难度。下面就要把这台NAS设备接入我的家庭/工作室网络。

绿联DX4600+使用体验

作为一台成品NAS设备,绿联DX4600+集成了各项网络功能并尽可能地简单化,使用手册上给出了非常详尽且直观的搭建方案,每个人只需根据自己家庭网络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即可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简单一点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06064.com/n/176242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简单一点简单一点
上一篇 2024-11-22 04:38
下一篇 2024-11-22 04:38

相关推荐

  • 蓝戟Intel锐炫B570显卡测评

    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终于正式发布了代号Battlemage的第二代锐炫B系列显卡,距离第一代锐炫A系列上市已经过去了2年9个月的时间,第二代锐炫B系列显卡首发锐炫B58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RTX4070S和RX7900XT对比测评

    伴随着CES2025的正式开启,皮衣男也如约带来了RTX50系显卡。当时看到价格表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是RTX4070系列及以下型号应该要降价了,至于RTX4080及以上规格的显卡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GeForceRTX5070MASTER显卡测评

    随着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正式发布,各大AIC厂商纷纷推出对应产品。其中,一位“熟悉的陌生人”——AORU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RTX5090D水雕显卡测评

    作为NVIDIA RTX 50系列的“最强王者”,RTX 5090D不但为玩家们提供了当下最强劲的游戏性能,同时32GB显存也为生产力和AI提供了新动力。技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铭瑄B860M终结者测评

    适配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经正式上市,相较上代,800 系主板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:它拥有更多的 PCIe 通道,支持更高频率的 UDIMM DD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微星MPGB850主板测评

    电脑玩家都知道,AMD和Intel每一代的主板都会有低中高三个档位系列,每个系列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,比如Intel的高端Z系列就支持CPU超频,而中端的B系列则不支持。AMD则相对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铭凡BD795iSE测评

    自己日常使用的电脑是小主机+显卡坞,最近感觉性能,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,加上裸露安置总是有灰尘落在上面,于是又有了改进的心思。没有地方安置台式机庞大的身躯,ITX小电脑是我所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铭凡BD795M测评

    自从铭凡率先搞起了AMD的MODT之后,感觉已经越来越“丧心病狂”了——在如今7950X还要3000左右的时候,铭凡直接整了个大活: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华南金牌B760M测评

    圈内的人都知道,装机大佬在给普通用户装机时,通常会选用像华南金牌的主板,一是做工扎实,性能很强,二是价格便宜,经济实惠。并且售后有保障。 前几天,在给一粉丝组装电脑时,主板用的就是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华南金牌X99主板测评

    如今的各种软件是越来越大型,对于配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,而我在公司的电脑还在用着I3-4130,主板也是同时期的产品,年代久远,小毛病特别多,但是质量没得说,就是不彻底趴窝。经过我…

    2025-04-12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