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数SN5000测评

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WD BLUE SN5000 SSD固态硬盘的新品测评。西部数据(Western Digital)是国际一线存储厂商,这款WD BLUE SN5000 SSD是西部数据的专为创作者和专业人士所打造的高性能SSD。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,国际一线大厂新品SSD表现如何。

WD BLUE SN5000 SSD外观与方案简介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WD BLUE SN5000 SSD固态硬盘采用了WD BLUE系列产品家族风格的蓝白包装,除了产品图之外,还标注了产品型号与核心参数:SSD为PCIe 4.0 规格,官标读取速度为5150 MB/s,拥有5年有限保固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WD BLUE SN5000 SSD采用了单面、无独立缓存设计,主控芯片与NAND颗粒分别位于SSD的前后两端,能大幅降低SSD的散热压力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这款固态硬盘非常的薄,非常适合安装在轻薄本、移动工作站等设备中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首先聚焦SSD前半部分,WD BLUE SN5000 SSD的头部分别为WD_BLACK SN770同款的闪迪自研第四代 DRAM-Less SSD 主控芯片,支持HMB技术,其下方则是PMIC 电源管理芯片与MLCC 去耦电容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SSD的尾部则是一颗闪迪原厂的3D NAND TLC颗粒,单颗2TB,这款NAND支持nCache 4.0 技术,利用动静结合的混合SLC缓存架构,能够大幅提升SSD的性能与稳定性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众所周知,上游颗粒厂商的自有品牌产品在供应链,品质管理方面更加稳定可控。原厂主控+原厂NAND颗粒+原厂缓存颗粒,基本上就是高品质固态硬盘的代名词。同时,这款SSD的功耗表现也比较好,工作时最大功率为8.25W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SSD的尾部则是一颗闪迪原厂的3D NAND TLC颗粒,单颗2TB,这款NAND支持nCache 4.0 技术,利用动静结合的混合SLC缓存架构,能够大幅提升SSD的性能与稳定性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众所周知,上游颗粒厂商的自有品牌产品在供应链,品质管理方面更加稳定可控。原厂主控+原厂NAND颗粒+原厂缓存颗粒,基本上就是高品质固态硬盘的代名词。同时,这款SSD的功耗表现也比较好,工作时最大功率为8.25W。

WD BLUE SN5000 性能测试

测试平台简介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因为部分Benchmark的得分与测试平台的关系非常大,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本次测试的平台:

本次测试采用了intel 酷睿i5-13600K,测试主板为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锋钛。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这款主板共有5个M.2 SSD插槽,其中M.2_1 最大支持22110尺寸的SSD大船并支持PCIe 5.0规格,其余四个插槽均最大支持2280尺寸的SSD且为PCIe 4.0规格,本次测试使用的是右下角的SSD插槽。

CrystalDiskInfo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开机后使用CrystalDiskInfo软件进行查询,WD BLUE SN5000 SSD 的工作协议为PCIe 4.0×4,支持NVMe 1.4标准、S.M.A.R.T、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。

Crystal Diskmark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紧接着我们正式开始性能测试,首先我们通过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,WD BLUE SN5000 SSD 2TB版本的实测顺序读取速度约为5143 MB/s,顺序写入速度约为4695 MB/s,官标速度达成率非常之高。

Txbench

西部数SN5000测评

紧接着在另一款软件TxBENCH上进行测试,WD BLUE SN5000 SSD 2TB版本的数据变动不大,顺序读取速度约为5098 MB/s,顺序写入速度约为4674 MB/s,两个软件的测试逻辑肯定不完全一致,所以结果略有不同实属正常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简单一点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06064.com/n/175993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简单一点简单一点
上一篇 2024-11-22 04:37
下一篇 2024-11-22 04:37

相关推荐

  • 蓝戟Intel锐炫B570显卡测评

    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终于正式发布了代号Battlemage的第二代锐炫B系列显卡,距离第一代锐炫A系列上市已经过去了2年9个月的时间,第二代锐炫B系列显卡首发锐炫B58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RTX4070S和RX7900XT对比测评

    伴随着CES2025的正式开启,皮衣男也如约带来了RTX50系显卡。当时看到价格表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是RTX4070系列及以下型号应该要降价了,至于RTX4080及以上规格的显卡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GeForceRTX5070MASTER显卡测评

    随着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正式发布,各大AIC厂商纷纷推出对应产品。其中,一位“熟悉的陌生人”——AORU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RTX5090D水雕显卡测评

    作为NVIDIA RTX 50系列的“最强王者”,RTX 5090D不但为玩家们提供了当下最强劲的游戏性能,同时32GB显存也为生产力和AI提供了新动力。技…

    2025-04-14
  • 铭瑄B860M终结者测评

    适配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经正式上市,相较上代,800 系主板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:它拥有更多的 PCIe 通道,支持更高频率的 UDIMM DD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微星MPGB850主板测评

    电脑玩家都知道,AMD和Intel每一代的主板都会有低中高三个档位系列,每个系列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,比如Intel的高端Z系列就支持CPU超频,而中端的B系列则不支持。AMD则相对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铭凡BD795iSE测评

    自己日常使用的电脑是小主机+显卡坞,最近感觉性能,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,加上裸露安置总是有灰尘落在上面,于是又有了改进的心思。没有地方安置台式机庞大的身躯,ITX小电脑是我所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铭凡BD795M测评

    自从铭凡率先搞起了AMD的MODT之后,感觉已经越来越“丧心病狂”了——在如今7950X还要3000左右的时候,铭凡直接整了个大活: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华南金牌B760M测评

    圈内的人都知道,装机大佬在给普通用户装机时,通常会选用像华南金牌的主板,一是做工扎实,性能很强,二是价格便宜,经济实惠。并且售后有保障。 前几天,在给一粉丝组装电脑时,主板用的就是…

    2025-04-12
  • 华南金牌X99主板测评

    如今的各种软件是越来越大型,对于配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,而我在公司的电脑还在用着I3-4130,主板也是同时期的产品,年代久远,小毛病特别多,但是质量没得说,就是不彻底趴窝。经过我…

    2025-04-12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