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pipeclosed函数的优势
int pipe(int pipefd[2]);
函数解释:
创建一个管道,如果创建成功,则返回0,否则,返回-1。
int shutdown(int sockfd, int how);
函数解释:
关闭套接字,sockfd是被关闭的套接字,how可以是SHUT_RD关闭读或SHUT_WR关闭写,或SHUT_RDWR同时关闭两者。
如果我们使用普通的管道,在进程通信完毕后,需要调用close函数关闭文件描述符,而使用pipeclosed函数,只需要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不需要读写的套接字,这样会减少文件描述符的开销,提高程序的性能。在高并发的情况下,这种优越性会更加明显。
二、pipeclosed函数的实现
int pipeclosed(int pipefd[2]) {
if (pipe(pipefd) == -1)
return -1;
if (fcntl(pipefd[0], F_SETFD, FD_CLOEXEC) == -1)
return -1;
if (fcntl(pipefd[1], F_SETFD, FD_CLOEXEC) == -1)
return -1;
return 0;
}
pipeclosed函数的实现非常简单明了,先调用pipe函数创建管道,然后分别调用fcntl函数设置close-on-exec标志位,将套接字设置为在exec时自动关闭,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
三、pipeclosed函数的注意事项
1. pipeclosed函数是一个自定义函数,并不是系统自带的函数,需要开发者自行实现。
2. 在使用pipeclosed函数创建管道时,需要明确读写哪个文件描述符。
3. 需要在stdin, stdout, stderr中找到未被使用的号码创建管道,不能使用已被使用的文件描述符。
4. 在使用pipeclosed函数之后,要注意进行错误处理,防止程序崩溃。
四、pipeclosed函数的使用
int pipefd[2];
if (pipeclosed(pipefd) != 0) {
printf("Fail to create pipe!\n");
exit(-1);
}
pid_t pid = fork();
if (pid == 0) {
// child process
close(pipefd[0]);
dup2(pipefd[1], STDOUT_FILENO);
execl("/bin/sh", "sh", "-c", command, NULL);
} else if (pid > 0) {
// parent process
close(pipefd[1]);
int status;
waitpid(pid, &status, 0);
// process output from child process
} else {
// error occurred
printf("Fail to fork a new process!\n");
exit(-1);
}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使用pipeclosed函数创建了一个管道,并将子进程的输出重定向到管道中,父进程从管道中读取子进程的输出。这样实现了进程间通信。
五、总结
pipeclosed函数是一个优秀的工具函数,使用它可以简化代码,并提高程序性能。在使用pipeclosed函数时,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,认真进行错误处理,确保程序的稳定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06064.com/n/1535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