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如何用golang在mysql的表格创建自定义的字段
- 2、golang map源码浅析
- 3、(十一)golang 内存分析
- 4、Golang 公共变量包——expvar
- 5、golangmysql可扩展分表代码
- 6、知识分享之Golang——精选的组件库、组件列表,各种golang组件都可找到
如何用golang在mysql的表格创建自定义的字段
$servername = “localhost”;$username = “username”;$password = “password”;$dbname = “myDB”;// 创建连接$conn = new mysqli($servername, $username, $password, $dbname);// 检测连接if ($conn-connect_error) { die(“Connection failed: ” . $conn-connect_error);} // sql to create table$sql = “CREATE TABLE MyGuests (id INT(6)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, firstname VARCHAR(30) NOT NULL,lastname VARCHAR(30) NOT NULL,email VARCHAR(50),reg_date TIMESTAMP)”;if ($conn-query($sql) === TRUE) { echo “Table MyGuests created successfully”;} else { echo “Error creating table: ” . $conn-error;}$conn-close();
golang map源码浅析
golang 中 map的实现结构为: 哈希表 + 链表。 其中链表,作用是当发生hash冲突时,拉链法生成的结点。
可以看到, []bmap 是一个hash table, 每一个 bmap是我们常说的“桶”。 经过hash 函数计算出来相同的hash值, 放到相同的桶中。 一个 bmap中可以存放 8个 元素, 如果多出8个,则生成新的结点,尾接到队尾。
以上是只是静态文件 src/runtime/map.go 中的定义。 实际上编译期间会给它加料 ,动态地创建一个新的结构:
上图就是 bmap的内存模型, HOB Hash 指的就是 top hash。 注意到 key 和 value 是各自放在一起的,并不是 key/value/key/value/… 这样的形式。源码里说明这样的好处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掉 padding 字段,节省内存空间。
每个 bmap设计成 最多只能放 8 个 key-value 对 ,如果有第 9 个 key-value 落入当前的 bmap,那就需要再构建一个 bmap,通过 overflow 指针连接起来。
map创建方法:
我们实际上是通过调用的 makemap ,来创建map的。实际工作只是初始化了hmap中的各种字段,如:设置B的大小, 设置hash 种子 hash 0.
注意 :
makemap 返回是*hmap 指针, 即 map 是引用对象, 对map的操作会影响到结构体内部 。
使用方式
对应的是下面两种方法
map的key的类型,实现了自己的hash 方式。每种类型实现hash函数方式不一样。
key 经过哈希计算后得到hash值,共 64 个 bit 位。 其中后B 个bit位置, 用来定位当前元素落在哪一个桶里, 高8个bit 为当前 hash 值的top hash。 实际上定位key的过程是一个双重循环的过程, 外层循环遍历 所有的overflow, 内层循环遍历 当前bmap 中的 8个元素 。
举例说明: 如果当前 B 的值为 5, 那么buckets 的长度 为 2^5 = 32。假设有个key 经过hash函数计算后,得到的hash结果为:
外层遍历bucket 中的链表
内层循环遍历 bmap中的8个 cell
建议先不看此部分内容,看完后续 修改 map中元素 – 扩容 操作后 再回头看此部分内容。
扩容前的数据:
等量扩容后的数据:
等量扩容后,查找方式和原本相同, 不多做赘述。
两倍扩容后的数据
两倍扩容后,oldbuckets 的元素,可能被分配成了两部分。查找顺序如下:
此处只分析 mapaccess1 ,。 mapaccess2 相比 mapaccess1 多添加了是否找到的bool值, 有兴趣可自行看一下。
使用方式:
步骤如下:
扩容条件 :
扩容的标识 : h.oldbuckets != nil
假设当前定位到了新的buckets的3号桶中,首先会判断oldbuckets中的对应的桶有没有被搬迁过。 如果搬迁过了,不需要看原来的桶了,直接遍历新的buckets的3号桶。
扩容前:
等量扩容结果
双倍扩容会将old buckets上的元素分配到x, y两个部key 1 B == 0 分配到x部分,key 1 B == 1 分配到y部分
注意: 当前只对双倍扩容描述, 等量扩容只是重新填充了一下元素, 相对位置没有改变。
假设当前map 的B == 5,原本元素经过hash函数计算的 hash 值为:
因为双倍扩容之后 B = B + 1,此时B == 6。key 1 B == 1, 即 当前元素rehash到高位,新buckets中 y 部分. 否则 key 1 B == 0 则rehash到低位,即x 部分。
使用方式:
可以看到,每一遍历生成迭代器的时候,会随机选取一个bucket 以及 一个cell开始。 从前往后遍历,再次遍历到起始位置时,遍历完成。
(十一)golang 内存分析
编写过C语言程序的肯定知道通过malloc()方法动态申请内存,其中内存分配器使用的是glibc提供的ptmalloc2。 除了glibc,业界比较出名的内存分配器有Google的tcmalloc和Facebook的jemalloc。二者在避免内存碎片和性能上均比glic有比较大的优势,在多线程环境中效果更明显。
Golang中也实现了内存分配器,原理与tcmalloc类似,简单的说就是维护一块大的全局内存,每个线程(Golang中为P)维护一块小的私有内存,私有内存不足再从全局申请。另外,内存分配与GC(垃圾回收)关系密切,所以了解GC前有必要了解内存分配的原理。
为了方便自主管理内存,做法便是先向系统申请一块内存,然后将内存切割成小块,通过一定的内存分配算法管理内存。 以64位系统为例,Golang程序启动时会向系统申请的内存如下图所示:
预申请的内存划分为spans、bitmap、arena三部分。其中arena即为所谓的堆区,应用中需要的内存从这里分配。其中spans和bitmap是为了管理arena区而存在的。
arena的大小为512G,为了方便管理把arena区域划分成一个个的page,每个page为8KB,一共有512GB/8KB个页;
spans区域存放span的指针,每个指针对应一个page,所以span区域的大小为(512GB/8KB)乘以指针大小8byte = 512M
bitmap区域大小也是通过arena计算出来,不过主要用于GC。
span是用于管理arena页的关键数据结构,每个span中包含1个或多个连续页,为了满足小对象分配,span中的一页会划分更小的粒度,而对于大对象比如超过页大小,则通过多页实现。
根据对象大小,划分了一系列class,每个class都代表一个固定大小的对象,以及每个span的大小。如下表所示:
上表中每列含义如下:
class: class ID,每个span结构中都有一个class ID, 表示该span可处理的对象类型
bytes/obj:该class代表对象的字节数
bytes/span:每个span占用堆的字节数,也即页数乘以页大小
objects: 每个span可分配的对象个数,也即(bytes/spans)/(bytes/obj)waste
bytes: 每个span产生的内存碎片,也即(bytes/spans)%(bytes/obj)上表可见最大的对象是32K大小,超过32K大小的由特殊的class表示,该class ID为0,每个class只包含一个对象。
span是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,每个span用于管理特定的class对象, 跟据对象大小,span将一个或多个页拆分成多个块进行管理。src/runtime/mheap.go:mspan定义了其数据结构:
以class 10为例,span和管理的内存如下图所示:
spanclass为10,参照class表可得出npages=1,nelems=56,elemsize为144。其中startAddr是在span初始化时就指定了某个页的地址。allocBits指向一个位图,每位代表一个块是否被分配,本例中有两个块已经被分配,其allocCount也为2。next和prev用于将多个span链接起来,这有利于管理多个span,接下来会进行说明。
有了管理内存的基本单位span,还要有个数据结构来管理span,这个数据结构叫mcentral,各线程需要内存时从mcentral管理的span中申请内存,为了避免多线程申请内存时不断的加锁,Golang为每个线程分配了span的缓存,这个缓存即是cache。src/runtime/mcache.go:mcache定义了cache的数据结构
alloc为mspan的指针数组,数组大小为class总数的2倍。数组中每个元素代表了一种class类型的span列表,每种class类型都有两组span列表,第一组列表中所表示的对象中包含了指针,第二组列表中所表示的对象不含有指针,这么做是为了提高GC扫描性能,对于不包含指针的span列表,没必要去扫描。根据对象是否包含指针,将对象分为noscan和scan两类,其中noscan代表没有指针,而scan则代表有指针,需要GC进行扫描。mcache和span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:
mchache在初始化时是没有任何span的,在使用过程中会动态的从central中获取并缓存下来,跟据使用情况,每种class的span个数也不相同。上图所示,class 0的span数比class1的要多,说明本线程中分配的小对象要多一些。
cache作为线程的私有资源为单个线程服务,而central则是全局资源,为多个线程服务,当某个线程内存不足时会向central申请,当某个线程释放内存时又会回收进central。src/runtime/mcentral.go:mcentral定义了central数据结构:
lock: 线程间互斥锁,防止多线程读写冲突
spanclass : 每个mcentral管理着一组有相同class的span列表
nonempty: 指还有内存可用的span列表
empty: 指没有内存可用的span列表
nmalloc: 指累计分配的对象个数线程从central获取span步骤如下:
将span归还步骤如下:
从mcentral数据结构可见,每个mcentral对象只管理特定的class规格的span。事实上每种class都会对应一个mcentral,这个mcentral的集合存放于mheap数据结构中。src/runtime/mheap.go:mheap定义了heap的数据结构:
lock: 互斥锁
spans: 指向spans区域,用于映射span和page的关系
bitmap:bitmap的起始地址
arena_start: arena区域首地址
arena_used: 当前arena已使用区域的最大地址
central: 每种class对应的两个mcentral
从数据结构可见,mheap管理着全部的内存,事实上Golang就是通过一个mheap类型的全局变量进行内存管理的。mheap内存管理示意图如下:
系统预分配的内存分为spans、bitmap、arean三个区域,通过mheap管理起来。接下来看内存分配过程。
针对待分配对象的大小不同有不同的分配逻辑:
(0, 16B) 且不包含指针的对象: Tiny分配
(0, 16B) 包含指针的对象:正常分配
[16B, 32KB] : 正常分配
(32KB, -) : 大对象分配其中Tiny分配和大对象分配都属于内存管理的优化范畴,这里暂时仅关注一般的分配方法。
以申请size为n的内存为例,分配步骤如下:
Golang内存分配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,其中还掺杂了GC的处理,这里仅仅对其关键数据结构进行了说明,了解其原理而又不至于深陷实现细节。1、Golang程序启动时申请一大块内存并划分成spans、bitmap、arena区域
2、arena区域按页划分成一个个小块。
3、span管理一个或多个页。
4、mcentral管理多个span供线程申请使用
5、mcache作为线程私有资源,资源来源于mcentral。
Golang 公共变量包——expvar
expvar 包是 Golang 官方提供的公共变量包,它可以辅助调试全局变量。支持一些常见的类型: float64 、 int64 、 Map 、 String 。如果我们的程序要用到上面提的四种类型(其中,Map 类型要求 Key 是字符串)。可以考虑使用这个包。
这些基础的功能就不多说了,大家可以直接看官方的 文档 。
看源码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调试接口, /debug/vars 会把所有注册的变量打印到接口里面。这个接口很有情怀。
感觉这个包还是针对简单变量,比如整形、字符串这种比较好用。
看到就写了,并没有什么沉淀,写得挺乱的。这个包很简单,但是里面还是有些可以借鉴的编码和设计。新版本的 Golang 已经能解析整形为 Key 的哈希表了,这个包啥时候能跟上支持一下?
golangmysql可扩展分表代码
go-mysql-server是一个SQL引擎,能解析标准SQL(基于MySQL语法)并优化查询。它提供了简单的接口,允许自定义表格数据源实现。提供与MySQL协议兼容的服务器实现。这意味着它与MySQLODBC,JDBC或默认的MySQL客户端shell接口兼容。
如果写压力进一步扩大,并且数据量急剧快速增长,DB写节点即主库就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。在MySQL的日常运营中,如果DB中表和表之间的数据很多是没有关系的,或者根本不需要表关联Join操作,我们可以考虑按照业务把不同的数据放到不同的服务器中,即垂直分库或叫垂直切分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垂直分库无法解决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,由于单一业务的数据信息仍然落盘在单表中,如果单表数据量太大,就会极大地影响SQL执行的性能。由此,在MySQL应用领域,水平分表也是互联网场景应对高并发、单表数据量过大的解决方案之一。分表在本质上可以概括为业务表在逻辑上公用一个路由结构,物理上分散存储。这就是常说的Sharding分片或者分区。
知识分享之Golang——精选的组件库、组件列表,各种golang组件都可找到
知识分享之Golang篇是我在日常使用Golang时学习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的记录,将其整理出来以文章的形式分享给大家,来进行共同学习。欢迎大家进行持续关注。
知识分享系列目前包含Java、Golang、Linux、Docker等等。
awesome-go 这个组件包含了各种golang中常用的组件,说白了就是一个精选的 Go 框架、库和软件的汇总表。
我们日常需要寻找各种golang组件时在这个列表中基本都可以快速找到。
原创文章,作者:ZVJK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06064.com/n/142573.html